
港大联手月之暗面等开源OpenCUA:人人可造专属电脑智能体
港大联手月之暗面等开源OpenCUA:人人可造专属电脑智能体刚刚,一篇来自香港大学 XLANG Lab 和月之暗面等多家机构的论文上线了 arXiv,其中提出了一个用于构建和扩展 CUA(使用计算机的智能体)的完全开源的框架。 使用该框架,他们还构建了一个旗舰模型 OpenCUA-32B,其在 OSWorld-Verified 上达到了 34.8% 的成功率,创下了新的开源 SOTA,甚至在这个基准测试中超越了 GPT-4o。
刚刚,一篇来自香港大学 XLANG Lab 和月之暗面等多家机构的论文上线了 arXiv,其中提出了一个用于构建和扩展 CUA(使用计算机的智能体)的完全开源的框架。 使用该框架,他们还构建了一个旗舰模型 OpenCUA-32B,其在 OSWorld-Verified 上达到了 34.8% 的成功率,创下了新的开源 SOTA,甚至在这个基准测试中超越了 GPT-4o。
拒绝小扎10亿刀报价的哥们儿,被挖出来了—— Andrew Tulloch,OpenAI前CTO Mira创业搭子,参与了OpenAI GPT-4o到o系列的研发,还曾在Meta工作过11年。
随着 OpenAI 推出 GPT-4o 的图像生成功能,AI 生图能力被拉上了一个新的高度,但你有没有想过,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也隐藏着严峻的安全挑战:如何区分生成图像和真实图像?
随着 GPT-4o 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多模态能力,将视觉理解和图像生成统一到单一模型中已成为 AI 领域的研究趋势(如MetaQuery 和 BLIP3-o )。
在文本推理领域,以GPT-o1、DeepSeek-R1为代表的 “慢思考” 模型凭借显式反思机制,在数学和科学任务上展现出远超 “快思考” 模型(如 GPT-4o)的优势。
长视频理解是多模态大模型关键能力之一。尽管 OpenAI GPT-4o、Google Gemini 等私有模型已在该领域取得显著进展,当前的开源模型在效果、计算开销和运行效率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。
OpenAI 的 GPT-4o 在图像理解、生成和编辑任务上展现了顶级性能。流行的架构猜想是:
自回归(AR)范式凭借将语言转化为离散 token 的核心技术,在大语言模型领域大获成功 —— 从 GPT-3 到 GPT-4o,「next-token prediction」以简单粗暴的因果建模横扫语言领域。
OpenAI GPT-4o发布强大图片生成能力后,业界对大模型生图能力的探索向全模态方向倾斜,训练全模态模型成研发重点。
2025 年 4 月的 AI 月报,你会看到:“评估(Evals)” 成为模型和 AI 产品开发的关键词;Google 继续提升 Gemini 模型能力的思路; OpenAI 的 GPT-4o 为什么变得谄媚,以及背后的问题;用户规模与模型能力提升关系不大?可能要有变化了